#75
嘰~~~~伴隨前方緊急煞車聲,後方來車反應不及應聲撞上!
於是糾紛產生,前方急煞車輛似乎永遠都有一條義正嚴詞的說法:
後方來車應注意而未注意!所以後方追撞,你要負更大的責任!
儘管後車遵守交通規則、未超速、未闖紅燈,
但真的是這樣嗎?
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什麼是應注意而未注意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~應注意而未注意~
針對這一句話,其實完整的是:應注意、能注意、未注意(圖一)
一、應注意:
遵守交通規則
二、能注意:
依交通部車煞車距離、行車速度及道路摩擦係數對照表,
正常反應時間為3/4秒
三、未注意:
做出適當反應(如煞車)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邊我們就被忽略的那一段話來做了解
§能注意§(圖二):
當注意到危險=>大腦發出命令=>身體協調並做出反應
以上這一段時間稱為認知反應時間,判決上白天的認知反應時間為1~1.6秒,
夜晚的反應時間為2~2.5秒,自發現對方至碰撞時間若少於任至反應時間,則應為無迴避可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完全沒看到!(圖三)
當然對於行人常突然闖紅燈導致事件也時有所聞,有流傳說只要在筆錄時說:我完全沒有看到對方,就可以躲避應注意未注意,免除責任。
套用到上面的原則:
應注意:我方是否遵守交通規則
能注意:反應時間是否足夠
未注意:是否做出反應
故如果沒有足夠做出適當反應的時間,是否被認定過失,則又是可極力爭取的了!
但絕非說”沒看到”,就可以免除責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當事件發生,希望對遵守交通規則的後車禍駕駛人,可以有多一點了解對自己的保障,不要再被應注意而未注意給綁架!
"能注意”,更是保護自己的重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