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79
醫學進步,而飲食習慣與婚嫁觀念也愈趨不同,
這也導致了乳癌發生的機率急速上升!
今天我們就來了解:
『乳房惡性性腫瘤第一期』<註1>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~乳房惡性性腫瘤第一期~
一、危險因子(圖一):
1.有乳癌患者的家庭,尤以母親或姊妹一等親曾罹患
2.擁有特定基因
3.初潮年齡小於12歲
4.55歲後才停經
5.從未生育或超過30歲才生育
6.曾一側罹患乳癌
7.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
8.飲食偏好高油脂、酗酒
9.未曾餵母乳
二、症狀(圖二):
1.腫塊:如摸到不痛的腫塊或腋下發現硬塊
2.分泌物:乳頭出現分泌物,特別透明或帶血分泌物
3.皮膚變化:乳房皮膚質地改變,如毛孔變大、或變得堅硬、緊繃、顏色改變
4.乳頭凹陷:因腫瘤牽引,使得乳頭出現凹陷
5.雙側乳房不對稱:突然出現無法解釋的乳房大小改變、不對稱
三、治療(圖三):
手術治療:為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!
包含:
1.乳房保留:
絕大部分第一、第二期患者(乳房腫瘤小魚3公分,非於乳頭或乳暈下方,且無多發病灶),乳房保留手術為最適當療法
2.全乳房切除:
將移除患側全部乳房,適用絕大多數乳癌患者
3.改良型乳房根除:
適用非第四期轉移性乳癌或沒有胸大肌<註2>侵犯
4.腋下淋巴結廓清除:
腋下淋巴結北被癌細胞侵犯,用此方式兼具診斷及治療
5.前哨淋巴結摘除:
沒有明顯淋巴結轉移的情況下,可考慮用此方式採取樣本,
代替腋下淋巴結廓清術
放射線治療:
利用高能量設限局部消滅癌細胞,乳房切除術後也須給予輔助放射治療
化學治療:
使用藥物治療殺死惡性腫瘤細胞,但也會殺死正常細胞
標靶治療:
能識別、鎖定攻擊癌細胞,副作用較少
賀爾蒙治療:
透過抑制雌激素作用,從而減緩或停止乳癌細胞的生長
6.免疫、細胞療法:
抽取病患的免疫細胞與腫瘤細胞,以體外培養使免疫細胞活化增殖,並使其具備辨識腫瘤細胞後,再回輸患者體內,增強抗癌或病毒的感染能力!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醫療進步,許多新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,只要經由及早發現、適當治療,
存活率也不斷提升,因此隨時自我檢測,還是最重要的前哨!
★重大傷病卡持卡有效期限:三年★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<註1>
定義:
乳房腫瘤小於兩公分,且淋巴結侵犯小於兩公厘
<註2>
胸大肌:
將手臂拉向胸部的肌肉,位於胸的兩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