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#94

很多人會把惡性貧血、嚴重貧血與再生不良性貧血混為一談,

雖然名稱接近,但其治療方式與導致的結果卻是大不相同,

這兩周我們就來了解:

『嚴重溶血性及再生不良性貧血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~嚴重溶血性貧血~

一、嚴重溶血性貧血(圖一)

1.溶血:

是血液中紅血球破壞分解的過程。

2.溶血性貧血:

溶血現象導致的貧血,會使紅血球大量減少,讓血紅素滲漏到血液中,

而造血的紅骨髓受到刺激,加快造血速度(平時的6~8)

此時如果溶血現象太嚴重,超過骨髓製造紅血球的能力,就會出現貧血。

圖1.PNG
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二、症狀(圖二)

1.皮膚蒼白

2.容易疲累

3.發燒

4.精神混亂

5.頭重腳輕

6.頭暈

7.虛弱

圖2.PNG
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三、溶血性貧血種類(圖三)

1.遺傳性:

(1)紅血球細胞膜異常:會產生形狀不正常的紅血球

(2)血紅素異常:如地中海貧血

(3)紅血球酵素異常:如蠶豆症

 

2.後天性:

(1)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:

紅血球細胞膜有抗體、補體<1>,導致血紅素加速被破壞而導致血溶性貧血。

 

(2)輸血後溶血性貧血:

輸血時錯誤配對

 

(3)新生兒溶血性貧血:

通常發生在媽媽血型為O型,新生兒為AB型,母親受到新生兒血球上的抗原刺激產生抗體,透過胎盤進入新生兒體內,如果累積量太大,就會發生嚴重的黃疸現象

 

(4)化學物質引起:鉛、砷、銻所引起的中毒現象

 

(5)其他疾病或手術

圖3.PNG
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四、治療(圖四)

1.遺傳性:

多數難以治癒,可預防性使用脾臟切除或輸血治療。

部分可使用骨髓移植,破壞不正常的造血骨髓,植入正常幹細胞,但有一定的風險!

 

2.後天性:

一般都有病因,通常採直接治療病因的方式。

圖4.PNG
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因為『遺傳性、後天性溶血性貧血』篇幅過大,

所以『再生不良性貧血』留待下周更新!

重大傷病卡持卡有效期限:五年

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

<1>

抗體:免疫蛋白

補體:輔助免疫反應在細菌的細胞膜上打洞,殺死細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郭士銘 的頭像
    郭士銘

    士銘的部落格

    郭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